歲末年初,往往是人們回顧與暢想的時間節(jié)點。在江蘇無錫,有哪些是2024年值得記錄的幸福時刻、幸福事兒?每個人也許都有自己的答案。翻開這座城市高質量發(fā)展中的民生答卷,可以清晰看到一批民之所盼、民之所需已經(jīng)落地。而更多幸福具象化地在社交媒體上展現(xiàn):一家人去太湖與紅嘴鷗相遇,老人們在家門口用上一餐熱飯,小孩們的上學接送越發(fā)便利,至于想出門走走的話,近可去綠地公園、遠則暢行“詩和遠方”,還有城鄉(xiāng)消費的豐富多元讓人直呼“next level”……
宜居的愜意躍然紙上,其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民生情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就是城市施策發(fā)力的重點,宕開筆觸,邁向幸福。
“一片湖”,夢里水鄉(xiāng)回來了
當微風輕拂過太湖波光粼粼的水面,來自北方的“精靈”開啟了一場盛大的派對。黿頭渚、蠡湖大橋、渤公島、十里明珠堤……成群的紅嘴鷗飛越千山萬水來到無錫——湖邊觀鳥,成為無錫人的冬日“新”休閑。
太湖維“新”,她每天都在變清。國家最新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度太湖無錫水域總磷濃度為0.049毫克/升,同比下降9.3%,本世紀以來首次達到全年Ⅲ類水質,太湖成為我國重點治理的三大湖中首個全年“良好”湖泊。隨著水質恢復向好,名曲《太湖美》中描摹的江南景致又回來了。
徜徉于貢湖畔的大溪港濕地公園,悠閑覓食的水鳥、鍛煉中的市民、嬉戲的孩童,以及帶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組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幕。卷羽鵜鶘、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成為大溪港濕地的???。
看著成群的鳥類從身邊飛過,土生土長的新安人沈偉說:“公園的前身是一個臨湖而建的漁村,我家三代都生活在此,如今的華麗蛻變真是太令人驚喜了?!庇^鳥達人蘇濤曾在大溪港濕地邂逅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黃嘴白鷺,他表示,對于有經(jīng)驗的觀鳥者,遷徙季節(jié)在太湖邊可單次觀測到60種以上鳥類。
鳥類的增加,表面上看是濕地建設、保護、修復的結果,往深里看,更在于無錫多年的治太舉措發(fā)揮了作用。藍藻湖泛防控,是“防變量”;太湖生態(tài)清淤,是“減存量”;調水引流,是“增容量”;入湖河道綜合整治,是“控總量”。
湖風習習,碧波蕩漾。年復一年的精心呵護,無錫人的“夢里水鄉(xiāng)”水質躍升、蘆花搖曳、鷺鳥翩飛、魚蝦肥美。太湖這顆“綠寶石”正越來越年輕,越來越靚麗。
“一路通”,更多美好生發(fā)中
“跨年夜”傍晚,馬山半島陸湖交界處,一條高架快速路從市區(qū)延伸而來,以隧道形式“潛入”萬頃太湖,竺山湖隧道內,兩條暖光柔和燈帶從無錫市區(qū)向宜興方向延伸,一輛輛汽車從高架橋“絲滑”駛入湖底,5分鐘從馬山“穿湖”到周鐵,路湖美美與共,錫宜擁湖相抱。去年12月26日,國內最長的普通國省道湖底隧道竺山湖隧道正式通車,至此,無錫市快速路通車里程再增加7.81公里,迎來全年42公里通車里程之最的“高光時刻”。
城市道路一頭連著城市能級,一頭牽動百姓福祉。元旦剛過,蘇錫望虞河大橋銜接段通車,兩地實現(xiàn)“零紅綠燈”快速通行;去年9月13日,中環(huán)高浪西路建成通車,從長江南路高浪路高架至緣溪道,總長11.3公里的高浪快速路全部暢通;蛇年春節(jié)前,中環(huán)東線新吳段、惠山段部分道路也將建成通車,中環(huán)“成環(huán)成勢”馬不停蹄。
城市道路刷新里程,軌道交通四通八達。去年1月31日,無錫市首條不同時速、不同制式、全線路、全時段、無換乘貫通運營市域軌交S1線正式通車,錫澄兩地市民因一條地鐵線實現(xiàn)高頻互通、親密往來,為錫澄一體注入澎湃動能。目前,無錫市軌道交通滾動開發(fā)建設只爭朝夕,120公里在建里程、142公里通車里程展現(xiàn)城市軌交動能。
“水運無錫”建設攻堅取得重大突破。新年元旦,京杭運河與錫澄運河交匯處的平地開河航段正式通航,無錫最大通江達海瓶頸打通,錫澄運河39公里航道至此全線達到三級航道標準,千噸級船舶可通過這條煥新升級的黃金水道一路暢行、直達長江。
“做無錫人好幸福,家門口的道路美得像花園?!奔易o錫經(jīng)開區(qū)富力十號的劉阿姨贊道。雙向12車道,高架鏈接城市隧道,春夏時節(jié),道路兩側綠油油的草坪上,低洼處有水景、高起處有雕塑,廊亭座椅、健身休閑,全齡友好的道路風景吸引外地游客紛紛拍照打卡,直呼“太美了”。
路網(wǎng)通達,線網(wǎng)織密,水運暢聯(lián)。無錫市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市主干道、快速路、國省干道、“家門口”的小路正不斷暢堵點、美顏值、提功能,無錫市“兩環(huán)十四射三聯(lián)”的路網(wǎng)總體結構正逐步實現(xiàn),暢通暢行的出行體驗已然可期。
“一餐飯”,細微之處暖人心
中午10點半,83歲的黃阿姨從家里出發(fā),步行幾分鐘就能到達夕YUAN小食光——蠡園街道區(qū)域性助餐中心。去年10月這里試營業(yè)后,黃阿姨就錄入信息“開戶”,此后的午餐經(jīng)常來這里解決,“菜品新鮮干凈,我還在這里找到了聊得來的飯搭子?!秉S阿姨樂呵呵地表示。
夕YUAN小食光這樣的助餐中心,在錫城不斷增加。作為無錫市2024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10家區(qū)域性助餐服務中心、50家社區(qū)助餐點改造提升”這一年度目標任務提前實現(xiàn)。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區(qū)域性助餐中心157家,社區(qū)(村)助餐服務設施689處,2024年以來累計服務超300萬人次。
不僅是一餐飯。夕YUAN小食光所在的蠡想家YUAN位于西園里小區(qū)的中心位置,這里除了惠老助餐,還承擔居家養(yǎng)老、公益活動、健康服務等功能,是一個綜合性社區(qū)生活空間,與其一路之隔是濱湖實驗西園幼兒園,一個全齡友好的空間就此形成。
從童趣到頤年,“一老一小”牽動萬千家庭。2024年,無錫之“暖”在全齡友好上著墨頗多。社區(qū)食堂、口袋公園、母嬰室等公共空間不斷改造提升,針對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公共服務設施的無障礙、適老化、適兒化改造持續(xù)推進。
“自從有了這條最美上學路,每次孩子放學路上都能體驗到各種小樂趣,有創(chuàng)作的涂鴉墻黑板報、一起玩游戲的滾珠墻……”家住梁溪區(qū)崇安寺街道的韋先生對家門口通往連元街小學的兒童友好街區(qū)贊不絕口。為給無錫兒童提供豐富多樣的校外活動空間,無錫市婦聯(lián)積極開展校外活動場所建設,立體建成“一街區(qū)”“一學徑”“一實踐課堂”等多類型兒童友好微改造項目,累計惠及約3.2萬戶兒童家庭。
全齡友好不僅在“一老一小”,為環(huán)衛(wèi)工提供免費早餐、為戶外工作者打造“小蜜蜂驛站”、為外賣小哥量身定制“騎手助餐中心”……細節(jié)處見真情,無錫這座充滿溫情的城市,正用多樣的方式讓更多暖意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