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如何建設好人民滿意的綜合立體交通網?《改革深一步》系列報道,來看記者對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焦亞飛的專訪。
近年來,全市交通運輸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交通運輸發(fā)展的戰(zhàn)略定位和指示要求,根據《決定》精神明確今后重點改革任務,進一步推動一體化城鄉(xiāng)客運體系建設和公共交通發(fā)展轉型升級。今年上半年,346國道張家港繞城段改擴建工程、廣濟路北延道路工程、長湖申線航道整治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先后建成,滬蘇湖高鐵、通蘇嘉甬高鐵、蘇臺高速公路七都北至桃源段等工程實現關鍵節(jié)點。
蘇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焦亞飛表示,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干部職工將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團結奮斗,銳意進取,堅定信心,增強底氣,充分發(fā)揮交通在穩(wěn)投資、穩(wěn)增長方面的“主力軍”作用,抓開工,促建成,保續(xù)建,搶儲備,努力在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快發(fā)展交通物流、用心用情提升民生服務、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tài)等方面作出新的貢獻。
日前,蘇州印發(fā)了《蘇州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guī)劃綱要(2023—2035)》,提出要加快在蘇州規(guī)劃建設民用運輸機場,充分融入上海國際航空樞紐;構建“三橫一縱”“豐”字形干線鐵路網,打造放射型的城際市域軌道交通網;加快形成張家港、常熟和太倉“一港三區(qū)、各具特色”的蘇州港空間布局,構建“通江達城”的航道網絡體系;規(guī)劃形成“四縱五橫一環(huán)一聯六通道”的高速公路網,完善覆蓋廣泛的普通國省道網絡,將蘇州打造成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綱要》明確,到2025年,蘇州率先在省內基本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到2035年,蘇州市綜合交通網總里程將達1.7萬公里,現代綜合立體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完善,市域各板塊1小時通達、上海大都市圈主要城市1小時通達、長三角地區(qū)主要城市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的“123出行交通圈” ,和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123快貨物流圈”基本形成。
焦亞飛表示,將堅持人民至上,以群眾所想所盼為導向,持續(xù)緊盯人民群眾出行和貨物流通的更高需求,緊盯年度300億的投資目標,全力推進滬蘇通二期、通蘇嘉甬、北沿江鐵路以及605省道、蘇南運河二級航道整治提升工程等項目建設,打通交通運輸的斷點,疏通群眾心中的堵點,建設更多的暢通工程、致富工程、民心工程,著力提高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