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點擊圖片看視頻
有一群普通而偉大的支教人,他們跋山涉水不遠千里,從美麗的黃海之濱,來到彩云之南的小涼山,成為成千上萬少數(shù)民族兒女的“舅舅”,開創(chuàng)了東西部教育扶貧合作的先河。他們就是35年不變承諾,35年無悔接力的海安寧蒗支教教師群體。這個已長達35年的山海之約,累計11輪、310多位幫扶教師不僅培養(yǎng)了寧蒗彝族自治縣兩萬多名初高中生、讓一萬多名畢業(yè)生飛出了大山,更重要的是他們所播下的希望之種已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fā)芽,茁壯生長?!昂0簿司恕迸囵B(yǎng)的許多學生考出大山又飛回大山,如今已成為寧蒗當?shù)亟ㄔO中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的中堅力量。他們今天的奮斗和海安老師的有怎樣的關聯(lián)?而現(xiàn)在依然在寧蒗接力支教的海安老師們又是怎樣一種生活工作狀態(tài)?本臺推出系列報道《我們的海安舅舅》,講述“海安舅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