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AV出品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91,久久青青91费线频观青,中文字幕激情欧美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我蘇漫評|“豐”景來之不易 勿忘愛糧惜糧



          漫畫《“豐”景不易 愛糧惜糧》

            10月16日是第43個“世界糧食日”,這一周也是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以“踐行大食物觀?保障糧食安全”為主題。

            眼下正值秋收農忙時節(jié),遍地金黃預示著又一年的豐收。在我國連年豐收的背景下,很少人對糧食短缺有確切的體會。然而,放眼世界,極端天氣事件、地區(qū)沖突、貿易限制等因素持續(xù)沖擊著全球糧食安全形勢。聯合國糧農組織等機構最新發(fā)布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yǎng)狀況》報告指出,2022年全世界有24億人無法持續(xù)獲取食物,約占全球人口的29.6%,其中約有9億人處于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數據令人憂心,也給人警醒。糧食事關國運民生,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是一刻不能松懈的頭等大事。

            穩(wěn)定安全供給,讓百姓吃得飽。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我國糧食供需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提升糧食產能仍是首要任務。種子和耕地是實現目標的兩大抓手。糧食土中生,有地斯有糧。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qū)之一,江蘇嚴守耕地紅線,不斷加強耕地保護建設:南京浦口區(qū)將原本規(guī)劃為沿江工業(yè)園區(qū)的土地復墾整理為高標準農田,有“草皮之鄉(xiāng)”之稱的常熟市辛莊鎮(zhèn)全面推進“退草還田”,鹽城東臺過去三年3萬畝鹽堿地變身有效耕地 ……保數量、提質量、挖潛力,多措并舉助力耕地量質齊升。種子是農業(yè)的“芯片”,確保種源自主可控,培育高產優(yōu)質良種,是實現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近十年,江蘇全省共選育主要農作物新品種600多個,良種對江蘇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45%。守好良田、選育良種,才能夯實穩(wěn)產增收基礎,持續(xù)充實大國糧倉。

            高質量供給,讓百姓吃得可持續(xù)。在后備耕地資源有限、水資源短缺等約束條件下,如何持續(xù)滿足14億多人的口糧需求,甚至保障子孫后代的糧食安全?根本之策在于推進農業(yè)現代化,提升糧食生產的科技含量。被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80后”新農人魏巧就是科技種糧的代表。身為土壤學碩士的她和農學博士的丈夫,在鎮(zhèn)江建起一處智慧化農場,聚力發(fā)展大田數字農業(yè)。機器穿梭田間除草、農民通過“掃碼”高效管理農田……科技賦能下,勞動強度減少40%,肥料利用率提高15%,農藥使用量減少20%,畝均效益增加28%。事實證明,推廣現代農業(yè)技術,走產出高效、資源節(jié)約、環(huán)境友好的糧食生產之路,有利于實現生產效益、生態(tài)效益、農民收益的多贏。當種糧輕松又賺錢,不僅能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也將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廣袤的田野,讓糧食生產后繼有人。

            多樣化供給,讓百姓吃得更豐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餐桌從吃得飽向吃得健康豐盛轉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多途徑開發(fā)食物來源。踐行大食物觀,兼顧糧食充分供給以及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食物的有效供給,才能更好滿足居民生活需要。這就需要打開思路,廣開食源。比如發(fā)展日光溫室、植物工廠等設施農業(yè),不與糧爭地、不與土爭肥的食用菌產業(yè)就屬此類。比如耕海牧漁,建設“藍色糧倉”。今年8月印發(fā)的《江蘇省海洋產業(yè)發(fā)展行動方案》中就明確,支持海洋水產種業(yè)、設施漁業(yè)、海洋牧場等建設。越來越多樣化的食物供給,豐富百姓菜籃子的同時,將增強我國糧食供給體系的韌性和安全水平。

            保障糧食安全,不僅要靠增產增收,系統減少糧食損失浪費同樣重要。“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中華民族愛糧惜糧的優(yōu)良傳統由來已久。在消費環(huán)節(jié),積極踐行“光盤行動”,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責任。

            民以食為天,糧穩(wěn)天下安。增強憂患意識,保障糧食安全,將中國飯碗端得更穩(wěn)、更牢、更好,我們定能在日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huán)境中,無懼風浪、篤定前行。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gamelodeon.com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