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遺大師的指導下制作手工。
揚州網(wǎng)訊(記者 肖訥 胡迪)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揚州市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穿中小學各學段,也覆蓋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拔逡弧眹H勞動節(jié)前夕,揚州市各中小學校聚焦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精心打造“勞動教育+”育人模式,通過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讓其成為青少年全面發(fā)展的鮮亮底色。
勞動教育+活動主題化 讓勞動“活”起來
系鞋帶、系紅領巾、剪紙拉花、制作筆筒……前日,揚州市邗江區(qū)四季園小學內熱鬧非凡,一到六年級全體同學參與“快樂四季娃 勞動最光榮”活動。
“這次活動每個年級活動內容不同,一二年級是系鞋帶和系紅領巾比賽,三四五年級是手工制作——剪紙拉花、泥筆筒、編彩繩,六年級則是涼拌黃瓜廚藝展示?!睂W校大隊輔導員秦子琪老師介紹。
現(xiàn)場學生們參與熱情極高,“領巾披上肩,左尖壓右尖,右尖繞一圈,圈里抽右尖”,這是二年級同學們的系紅領巾口訣,只見大家互相幫戴,胸前的紅領巾格外鮮艷。
“這次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增強了他們的生活本領?!鼻刈隅骼蠋煴硎?,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形成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優(yōu)良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勞動教育+形式多樣化 促進學科融合
勞動教育的實施途徑多樣、形式豐富。揚州樹人學校南門街校區(qū)組織學生走進仁豐里梧桐院,體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培養(yǎng)基礎的勞動能力,學習優(yōu)秀的勞動精神。
“用刻刀在花紋兩側輕刻刀痕,再用小鏟挑去木屑。”古樸典雅的院落中,同學們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學習雕版印刷。他們仔細聆聽,動作認真。細致地紋樣后,用毛刷沾滿顏料,在刻板上涂勻,附上白宣,以板擦于其上拂拭紙背,待紙完全貼附后輕揭宣紙,形成印本。
“大師手中輕松流暢的刻刀,在我們手中卻艱澀磕絆?!蓖瑢W們在體驗后紛紛表示,此次活動讓他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勞動的不易,也對非遺傳承有了更深的理解。
瓜洲初級中學科技活動。
“電是哪里來的?”“電是如何產生的?”……勞動節(jié)前,邗江區(qū)瓜洲初級中學七年級的同學們開始“電的頭腦風暴”,開展科技手工制作活動。帶著諸多疑問,從發(fā)電機原理到生活中發(fā)電機的應用場景,同學們開啟了電元件的探索之旅。
瓜洲初級中學團委書記朱婉君表示,通過科技動手和科學探索,開展實驗性科學勞動教育,促進各學科融合的課程,已成為當下不少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探索方向。
勞動教育+場景創(chuàng)新化 家校社共賦能
體驗、領悟勞動精神,豐富的場景必不可少。揚州各中小學充分開發(fā)、挖掘、創(chuàng)新校內外勞動實踐應用場景,深化體驗式、參與式、情境式、融入式勞動實踐育人載體。
學生在勞動實踐基地。
近日,揚州市邗江區(qū)實驗學校中學分校的同學們走進校外勞動實踐基地,在專家導師的指引與講解下,學生們了解了剛從實驗室移栽的“玉秀2號”的黃瓜苗。它們生長在特制的營養(yǎng)土里,喝自來水長大,每株能結30多個瓜,5月20日前后就能采摘。科學技術在現(xiàn)代農業(yè)中的運用,讓學生們大開眼界。
“學校將勞動習慣、勞動品質的養(yǎng)成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統(tǒng)籌校內外資源,多角度地豐富新課標下勞動課程實踐路徑?!壁踅瓍^(qū)實驗學校中學分校年級主任沈媛表示。
“勞動教育的效果只有學生的真實體驗才是評定的最終依據(jù),家庭作為最自然的勞動場景,‘五一’期間,家長可以建立一個開放包容的環(huán)境,身體力行地引導孩子自覺勞動、自己動手,養(yǎng)成自立立人的意識和能力。”沈媛建議,針對各年齡階段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嘗試各種家務勞動,“懂得平等分擔各種勞動,勞動教育就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