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第二批主題教育已經啟動,各地要堅持科學謀劃、統(tǒng)籌安排、分類指導,確保取得實效。調查研究是全黨開展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的關鍵一招。新征程上,黨員干部須練好“基本功”、用活“傳家寶”,沉到一線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以高質量調研推動高質量發(fā)展,不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添磚加瓦、增光添彩。
篤為民之志,撲下身子察實情。上之為政,得下之情則治。唯有跑遍“民間”尋“高手”,方能因地制宜施“妙手”。黨員干部當躬身入基層,潛心訪一線,走一走田間地頭,看一看背街小巷,聽一聽社情民意,用腳板丈量發(fā)展短板,用真心換來民生實情,把本地區(qū)本領域的具體實際和關鍵要害全面摸清、查實、把準。唯有多跑“民間”,方能夯實“本手”,努力成為“高手”。尊重并發(fā)揚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甘以“小學生”之姿拜人民為師,學會從無字句處讀書、于小方桌上議事、在土辦法中掘金,用心用情構筑黨群“連心橋”。
踐求真之行,直擊要害出實招。毛澤東同志曾形象指出,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調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始終將群眾最關切、反映最強烈、最急需解決的熱點痛點堵點問題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深入解剖麻雀、多維研判分析,找對癥結把準脈,開對藥方除病根。以事實為依據、以求真為準則,對調研中發(fā)現的問題,把原因剖析清楚、把結點環(huán)環(huán)打開、把本質層層揭露,逐一梳理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逐一細化分解方案措施、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通過真調研、調真研,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興務實之風,久久為功求實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調查研究的規(guī)模有多大、時間有多長,也不是光看調研報告寫得怎么樣,關鍵要看調查研究的實效,看調研成果的運用,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好。調研常有而問題常在,是長期困擾調研工作的“怪圈”。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在“后半篇文章”上下足功夫,及時深化調研成果,對短期能夠解決的問題要馬上就辦抓成效、面上總結抓提升,對于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要緊盯不放、久久為功,真正做到解決一個問題、推動類案解決、實現常態(tài)長效。充分發(fā)揮調研破題開局的“探路先鋒”作用,切實以調查研究提振作風、解決問題、推動發(fā)展。(鄭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