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十四五”文旅規(guī)劃提出,以江河湖海為脈絡,構建彰顯“水+文化”鮮明融合特質的“兩廊兩帶兩區(qū)”文旅發(fā)展空間體系。去年以來,宏大布局開始一筆一筆破題,逐步由“設計圖”轉化為“施工圖”,由“大寫意”成為“工筆畫”,繪就“水韻江蘇”江河湖海全景式壯美圖卷。(7月31日中國江蘇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江蘇期間指出,江蘇要加強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痹谛碌钠瘘c上繼續(xù)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江蘇是中華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悠悠水韻滋養(yǎng)著這片土地的文脈賡續(xù)。溯江河而上追尋求索“何以江蘇”,與時俱進打造“水韻江蘇”人文品牌,讓傳統文化走進當代、融入百姓生活,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江蘇實踐,標注“強富美高”新江蘇時代高度,展現建設現代文明的擔當作為。
水韻江蘇,錦繡中華精彩呈現。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江蘇是全國唯一匯集江、河、湖、海的省份,黃海浩瀚,長江浩蕩,大運河縱貫南北,太湖、洪澤湖、駱馬湖、高郵湖等像顆顆寶石鑲嵌在江蘇大地,形成了江蘇獨具特色的地域文明。從城市,到古鎮(zhèn);從風景,到風味,千年不息的水韻,訴說著光陰的故事,流淌著文明的韻律。在長江和大運河兩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江蘇肩負起先行探索、示范引領的光榮使命?!八嵔K”鏈接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何以江蘇”生動詮釋“何以中國”,精彩呈現美麗江蘇、錦繡中華、大美中國,讓長江、大運河文物與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fā)新光彩。
水韻江蘇,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傳承?!爸腥A文明具有突出的創(chuàng)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zhàn)、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每一種文明都延續(xù)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chuàng)新。349家博物館,蘊藏著“何以江蘇”的答案;數字的脈搏,為古老的文物賦予時代的心跳;科技將空間折疊,使八方寶藏納于方寸……致力于彰顯地域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標識工程、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水韻江蘇”順勢而為、奮發(fā)有為,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喚起“我心歸處是中華”的文化自信。
水韻江蘇,“何以中國”時代表達。在實踐創(chuàng)造中進行文化創(chuàng)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才能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在文化繁榮興盛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造“運河百景”“長江百景”,促進文化惠民;建設“非遺工坊”,助力鄉(xiāng)村振興;開辟長江主題精品旅游線路、開展“茶和天下·蘇韻雅集”文旅主題推介活動,推動“水韻江蘇”跨省出海、出圈出彩……邂逅“水韻江蘇”,遇見“詩與遠方”,聽聞“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時代表達,激勵人們厚植文化自信、凝聚前行力量,構筑文化新氣象、激揚文明新活力,從中華文明中汲取智慧,在守正創(chuàng)新中推動傳承發(fā)展,扛起新使命“蘇”寫新篇章。(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