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萬千學子們期盼的高考錄取通知書,開始陸續(xù)下達。錄取通知書背后,是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一份薄薄的錄取通知書背后,不僅飽含著對青年的殷殷期望,更彰顯著新學子的青春選擇,承載著希望和力量。
大學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大搖籃,是砥礪品格、增強意志的好課堂,是施展才華的大舞臺。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無論是堅持所愛,還是堅定信念,每一種選擇都是新時代新青年的榮光。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汶川地震中的“敬禮娃娃”郎錚選擇北大國際關(guān)系學院;寧夏銀川,視障女孩馬奕菲如愿入取星海音樂學院;江蘇南通,“輪椅男孩”董亦超圓夢東南大學……從堅定信仰到樹立信心,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xiàn)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青春選擇指引著他們邁好人生的每一步,引領(lǐng)著廣大青年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之美是奮斗之美,青年之責是奮斗之責。當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投身人民的偉大奮斗。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人生難得的際遇。每個青年都應該珍惜這個偉大時代,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越是志存高遠,越需要腳踏實地奮斗。為了一枚金牌,徐夢桃堅持了四屆冬奧會,“每天變著花樣訓練”“艱苦地練,反復地練”;為了“在‘家門口’參加冬奧會”并取得好成績,蘇翊鳴常常每天訓練七八個小時;湖南小伙子鄒彬在平凡崗位上堅守工匠精神,潛心鉆研技能,在世界技能大賽中為中國捧回砌筑項目的第一塊獎牌。奮斗不是口號,而是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好每一項任務(wù)、履行好每一項職責。進入大學,青年要以“成為祖國建設(shè)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目標,始終保持奮斗之姿,積極學習,努力進取,就能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新的趕考之路上,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不會一帆風順,充滿了風險挑戰(zhàn)乃至驚濤駭浪。方此之時,對于剛剛進入大學的廣大學子而言,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要堅定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的宏大敘事之中,在各類大戰(zhàn)大考中勇挑重擔、積極作為。堅定風雨無阻向前進的信念,激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讓人看到青春的樣貌、蓬勃的活力,讓“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一步步變成現(xiàn)實。
未來屬于青年,黨和國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一紙“通知”凝聚萬千力量,讓青春綻放大學,用愛拼敢贏書寫青春的豪邁,讓勇于追夢見證青春的蓬勃。(施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