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馬帥莎)隨著中國空間站建成,未來國外宇航員是否會進駐中國空間站備受關注,考慮到空間站的操作設備是中文標注,他們的中文水平是一大關鍵。談及國外宇航員學中文的興趣如何,英國國家空間學院院長、英國國家航天中心主任阿努·歐嘉(Anu Ojha)近日在接受中新社“東西問·中外對話”欄目專訪時表示,如果有機會參與中國空間站的國際飛行任務,宇航員們將非常感興趣,而語言學習在語言培訓支持下是可能實現(xiàn)的,并不是障礙。
此前,意大利宇航員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曾在社交媒體上用中國古文感嘆宇宙之美,引起網(wǎng)友熱議。阿努·歐嘉說,他曾和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討論過她與宇航員馬蒂亞斯·毛雷爾參加的中國組織的航天員海上救生訓練,培訓效果很好,兩位宇航員都會說流利的中文。
目前中國空間站的工作語言是中文。國際宇航聯(lián)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認為,國外宇航員進駐中國空間站,可能需要學習中文,這也是國際慣例。
他舉例說,航天飛機退役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外國宇航員都需要乘坐俄羅斯“聯(lián)盟”系列飛船到訪國際空間站。這就要求其他國家的宇航員必須學習俄語?!坝绕涫窃诰o急情況下,乘組之間進行溝通的能力非常重要。”
歷史上人類第一次太空握手,是在1975年阿波羅-聯(lián)盟號任務中,在對接階段,美國宇航員說俄語,蘇聯(lián)宇航員說英語,他們進行了非常順暢的溝通。“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案例?!睏钣罟庹f。
阿努·歐嘉認為,進行太空飛行能給人強大的驅動力。他認為如果有機會參與中國空間站的國際飛行任務,宇航員們將非常感興趣,而語言學習在語言培訓支持下是可能實現(xiàn)的。
阿努·歐嘉指出,作為中國的項目,中國空間站以普通話為主要語言合情合理。事實上,也有一些英語很好的中國航天員。可能參與中國空間站任務的國際宇航員都至少接受過基本水平的普通話培訓,尤其是應急培訓。
阿努·歐嘉并不認為語言是一種障礙,尤其對年輕一代而言,“我們現(xiàn)在的宇航員候選人年齡都在25歲到30歲出頭。年輕一代的視野更加國際化,接觸其他語言的經(jīng)歷也更多,這批候選人有能力應對語言挑戰(zhàn)”。
國外宇航員進駐中國空間站還需滿足哪些條件?楊宇光認為,中外航天合作的最重要目標是為人類科學技術作貢獻。參與中國空間站科研活動的國外宇航員應對科學實驗項目非常熟悉,能夠在軌進行正確操作,處置非正常情況,甚至他們本人就是實驗設計者或實驗設備制造的參與者,這是最重要的條件。
他還指出,在航天領域,尤其是載人航天,安全是第一位的。中外航天員都必須進行充分的訓練,包括超重耐力訓練、野外生存訓練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