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全城警報響起。這是“九一八”防空警報試鳴。一年一度,都會響起。
戰(zhàn)史如燈,殷鑒不遠。今天,我們應(yīng)該怎樣紀念“九一八”?
91年前的“九一八”,日軍借口所謂的“柳條湖事件”,炮轟“北大營”,次日占領(lǐng)沈陽。短短4個多月內(nèi),128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東北父老成為亡國奴。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十四年,用刀槍之下的寧死不屈、彈盡糧絕的報國壯志、不畏強暴的英勇就義、留取丹心的赤誠赤心、馬革裹尸的壯烈之舉……1945年,中國人民終于取得了抗戰(zhàn)的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下,中華民族開始扭轉(zhuǎn)命運、持續(xù)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勝利。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勝利,是我們用鮮血、淚水、汗水寫就的勝利。
91年,好長的歲月,即便“傷口”正在愈合,但是過去的恥辱難以忘懷。今天,對于正在明亮教室里朗朗讀書的學(xué)生們來說,對于正喝著咖啡敲鍵盤的上班族來說,對于在建筑工地見證“大廈平地起”的工人們來說,對于操作著無人機為田地除蟲灑藥的新農(nóng)民來說,這警報聲,能夠喚起歷史的記憶和“痛感”,倍加珍視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
凌厲的警報聲中,在遼寧沈陽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殘歷碑”上的1931年9月18日,刻痕猶深,攝人心魄。在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館附近的盧溝橋,彈痕猶在,血痕沁染。在江蘇南京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白骨猶存,警鐘不息。
凌厲的警報聲中,我們當思、當感、當悟。中華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中華文明之所以連綿至今,其原因就在于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有著血脈相承的愛國主義精神,就在于中國人的骨氣、勇氣和志氣鑄成永不彎曲的脊梁。
凌厲的警報聲中,我們更應(yīng)懂得,對“九一八”最好的紀念就是以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不斷前行的新成就,告慰近代以來那些為中華民族獨立、中國人民解放而獻出寶貴生命的所有先輩英烈,撫慰那些為當代國防事業(yè)作出貢獻的軍人、科學(xué)家……
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當今世界正經(jīng)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正進入動蕩變革期,暗潮涌動,世界并非“風(fēng)平浪靜”。在踏浪奮進中,我們還面臨著諸多的難題和挑戰(zhàn)。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征程中,我們要在居安思危中凝聚強大的愛國主義的力量,這是我們駕駛著中華“復(fù)興號”巨輪劈波斬浪、一往無前的恒久動力,也是“九一八”防空警報響起的題中之義。
警報在響起,刺痛著每一名中國人的心。久久的鳴響,也喚起我們振興中華的力量。
此刻,讓我們勿忘歷史,居安思危;此刻,讓我們心存憂患,不斷奮進;讓我們堅定信心,一定要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加一把勁,出一把力?。ń娗兀?/p>
- 熱點
- 2022-09-18 16:16:18
- 熱點
- 2022-09-18 16:15:35
- 熱點
- 2022-09-18 16:14:54
- 熱點
- 2022-09-18 1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