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AV出品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91,久久青青91费线频观青,中文字幕激情欧美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非遺有新人| 蔡思雅:十指懸絲舞乾坤



             【開欄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yǎng)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荔枝新聞推出“青春守藝人”系列雙語微紀錄片《非遺有新人》,穿越千年文脈,跋涉千山萬水,記錄傳統(tǒng)非遺的煥新故事,聆聽青春傳承的時代之音。一期一會,影像留住記憶,涵養(yǎng)精神文脈、厚植文化自信,向世界呈現(xiàn)絢爛多彩、賡續(xù)綿延的中華文明。


          泉州,古稱“刺桐城”。一千多年前,這里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滿城開遍火紅的刺桐花,云屋萬家,樓雉數(shù)里,有著被全世界競相稱頌的繁華。世界各地的商人、旅行家紛至沓來,在多元的民俗與宗教活動中,一種源自中原的木偶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這就是泉州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又稱“嘉禮”戲,意為隆重嘉會中的大禮。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正值暑假,泉州木偶劇團的保留劇目《火焰山》又一次在上演,主要的表演者是90后演員蔡思雅、張耀華等十多人。這是這個劇目創(chuàng)排以來演出的第4000多場。孫悟空在細細絲線的操縱下騰云駕霧、斬妖除魔,引起現(xiàn)場兩三百個小朋友陣陣歡呼。

            閩南地區(qū)的小朋友對木偶戲并不陌生。許多年前,還是小朋友的蔡思雅經常在電視上看木偶戲大師黃奕缺表演馴猴——毛茸茸的小猴子在老師傅操縱下活靈活現(xiàn),抓耳撓腮、躥跳搖尾,像真的猴子一樣。這在小思雅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初中畢業(yè)時恰逢泉州藝術學校招收木偶戲學員,她就馬上去報名了。



            指尖絕技 宛然如生

            看起來神奇、有趣的提線木偶表演,親自上手時,才發(fā)現(xiàn)沒有想象中簡單。泉州提線木偶經歷了千年不間斷傳承與積累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線功線規(guī),獨有的劇種音樂傀儡調,和精美的偶頭雕刻造型藝術。成為一名木偶戲演員,不僅要學習線功技巧、唱念道白,還要學會木偶的穿線布線、造型組裝。從0到1總是特別難。在藝校的前兩年,思雅都在枯燥的重復中練習基本功,“上午練習線功線規(guī),下午學習唱曲,單單掌握拿鉤牌的手勢就訓練了一個星期。”

            清代人蔡鴻儒在《晉水常談錄》里寫道:“刻木為人,外披以文繡,以絲牽引,宛然如生,謂之傀儡,所云木絲也。泉人最工此技?!迸c大多數(shù)木偶表演相比,泉州木偶提線多,操控難,最普通的木偶就有16條線,多的甚至達到36條以上,表演起來細膩逼真,惟妙惟肖。



            篤定一輩子要從事木偶表演的思雅從最基本的放線、勾線、壓線、提線開始學起,先讓木偶動起來,走起來,再操縱木偶擊鼓彈琴、躍馬揚鞭。“木偶各個關節(jié)的提線都是固定的,演員的每根手指都要控制不同的線,對手指的協(xié)調度要求很高,有的一只手要控制七八根線。需要靜下心來,認真地去研究,去揣摩,怎么樣把線操縱好,才能讓木偶聽我們的話。”

            中州古韻 綿延千年

            木偶是以偶作戲的藝術,除了用提線讓木偶靈動起來,還要靠聲音來刻畫人物的形象和喜怒哀樂?;氐奖却掏┏歉绲臍v史中,木偶戲隨中原河洛移民進入泉州時,“古河洛語”也在這里落地生根,成為今天“傀儡調”的主音。綿延至今,泉州提線木偶是唯一擁有自己劇種音樂的木偶戲種,保存著近300只完整的古老曲牌。



            “傀儡調”又和流傳于泉州地區(qū)的漢唐古樂“南音”精神相通。8歲就開始學習“南音”的思雅在唱腔的訓練上比同學們進步得更快一些。傳統(tǒng)的傀儡戲有 “生”“旦”“北”“雜”四個行當,發(fā)聲是區(qū)分行當?shù)闹匾罁?jù)。一開始她因為聲音沉穩(wěn)、寬厚被分配飾演“小生”,成年以后聲線發(fā)生了變化轉而飾演“旦角”,以“青衣旦”為主。

            “傀儡調〞雖然唱的主要是閩南語,但是與生活中用的閩南語還是有所差別。每當拿到一個新的曲牌,思雅都要跟著老師先糾正發(fā)音,再學習曲調、節(jié)拍。每一個曲牌可能還會有10到20首唱腔。豐富的曲牌唱腔和操線的基本功填滿了蔡思雅在泉州藝校的5年生活,2012年時,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并順利進入泉州木偶劇團工作。這一年,“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yǎng)計劃”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優(yōu)秀實踐名冊”,與思雅一起進團的十多個“90后”新人等待著能夠正式登上舞臺施展拳腳。



            刻木牽絲 唐宋遺風

            不過上臺之前,首先要擁有自己的木偶。

            一個提線木偶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鉤牌組成。制作一個木偶,需要多人的配合。除了要專門請師傅雕刻木偶頭和木偶手,請服裝設計師制作衣服之外,其它都是要演員自己制作組裝。進入劇團后,蔡思雅拜同樣主攻“旦角”的國家一級演員傅端鳳為師。一邊學習唱演,一邊學習木偶的制作。“因為木偶角色的不同,動作就會不同,這就要靠提線穿線的位置不同來實現(xiàn)。所以對于最熟悉木偶角色動作的演員來說,自己動手給木偶穿線是最合適的?!?/p>



            在泉州木偶劇院的3樓,有一間散發(fā)著樟木香氣的屋子,林聰鵬師傅埋頭在這里雕刻了40多年木偶頭。從16歲進入劇團,他已經雕刻了上千個木偶頭。特別是作品《四將開臺》,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亮相,驚艷全球。

            思雅表演過的重要角色的木偶頭幾乎都出自林老師之手。這些木偶頭刀法洗練,線條柔和,雕刻與粉彩技藝頗具唐風宋韻。最值得稱道的是,這些千奇百怪的木偶造型不僅嘴巴會動,鼻子眼睛也會動,在《火焰山》這樣充滿傳奇色彩的劇目中,增添了非凡的表現(xiàn)力。



            天橋高臺 自有乾坤

            神話劇《火焰山》創(chuàng)排于1978年,劇團開創(chuàng)了“天橋高臺”舞臺形式,并將提線木偶、杖頭木偶、掌中木偶、人偶表演匯于一臺,數(shù)次獲得全國大獎。經歷了泉州木偶劇團兩代木偶劇演員的接力,第三代傳承人版本在2017年與觀眾見面,演員全部為劇團“90后”年輕演員。已經練習了10年木偶戲基本功的蔡思雅第一次登上3米高臺,還是迎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



            “站在那么高的地方,感覺手上的線非常不聽你的話,木偶也比平常的木偶要更大、更重一些。從3米高臺看下去的角度也不一樣,控制不好木偶的腳就會懸空,做動作時操縱線的力度也要比平時大1-2倍?!睂τ谒佳艁碚f,不僅表演形式要重新學習適應,表演的角色也相當于跨了行當,“我主攻青衣旦,是比較斯文一點的女性角色。鐵扇公主屬于武旦,有比較兇比較潑辣的一面。” 于是她找來老一輩演員演的《火焰山》來觀摩,如何讓動作細膩鮮活,如何把握鐵扇公主內心的變化。

            從接到復排這部戲的任務,到整理木偶,研讀劇本,細摳動作,到最后公演歷時一年多。每次聯(lián)排或表演結束都是大汗淋漓,20個年輕演員幾乎都是一人分飾多個角色。比如思雅演完鐵扇公主的一幕戲,馬上從高臺爬下坐地上表演東海龍宮里的魚。不過當謝幕的時候看到下面的觀眾在笑在歡呼,便覺得一切都值得了,“觀眾跟我們產生了共鳴,看到了我們想表達的東西?!?/p>

            古藝薪傳 未有竟時

            今年,是泉州木偶劇團成立70周年。在這70年里,泉州提線木偶戲這個古老劇種告別了家班、民間戲班的傳承模式,轉向國有劇團的集體性傳承。作為新生代的傳承人,蔡思雅希望能夠抓緊時間跟老一輩的藝術家多學習一些傳統(tǒng)的折子戲,把劇團經典的大戲都能傳承下來?!傲硗饩褪窍M谖覀冞@一輩人能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更多觀眾喜歡的節(jié)目?!?/p>



            最近,泉州通政小學木偶專業(yè)興趣班的孩子們正利用暑假的時間排演一出折子戲,他們打算去參加一個藝術比賽。唱念舞線、司鼓鉦鑼全部都由小朋友們自己完成。蔡思雅定期到這所學校來輔導孩子們排練。她也會到更小的小朋友中間去,讓孩子們從小零距離跟木偶接觸,摸一摸線、操縱一下,來感受一下什么是小小木偶演員。這些從小接觸和喜歡木偶戲的孩子,長大后雖然不一定會從事木偶表演,但他們可能會是泉州提線木偶藝術的喜愛者和傳播者。

            雖然“漲海聲中萬國商”刺桐城早已遠去,泉州提線木偶戲卻將逝去的千年歲月一直帶在身邊,抖落塵土,完好地出現(xiàn)在今天。

                 (本期編導/汪偉捷 孟煦 文稿/孟煦 攝像/ 李慧 彭超 剪輯/李姍)


          相關推薦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xiàn)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gamelodeon.com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