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wǎng)消息:7月1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jiān)督工作的進展與成效。
有記者提問:全社會高度關注未成年人保護問題。2018年最高檢增設了未成年人檢察廳,四年來此項工作有哪些發(fā)展和變化?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實施后,在構筑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上,檢察機關又將如何發(fā)力?
最高人民檢察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一級大檢察官童建明回應,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社會都要了解少年兒童、尊重少年兒童、關心少年兒童、服務少年兒童,為少年兒童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睆臋z察機關來看,我們的檢察履職貫穿司法保護的全過程,黨中央又批準增設了專門的未成年人檢察機構,這也意味著我們肩負著更重的政治責任。我們要深刻認識到,保護好未成年人是一項神圣的“朝陽事業(yè)”,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所以,這項工作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在這里,我通過三個關鍵詞對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作一個簡要介紹。
第一個關鍵詞“雙向保護”。在檢察辦案中,既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涉罪的未成年人,也竭盡所能關愛救助未成年被害人。一方是犯罪的未成年人、另一方是未成年的被害人,做好雙向司法保護。一方面,對涉罪的未成年人,其中主觀惡性不大、犯罪情節(jié)較輕的,堅持少捕慎訴慎押。今年上半年,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已達到63%、不訴率54%,附條件不起訴率36%,這三個數(shù)字較2018年同期分別上升了約29、30和24個百分點,很好地體現(xiàn)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同時,對未成年人嚴重犯罪,也要管束到位,依法懲治不縱容。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一共起訴了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4.6萬人。另一方面,切實維護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出臺專門救助意見,聯(lián)合公安機關建立了1600多個“一站式”辦案區(qū),這個“一站式”辦案區(qū)就是促進詢問、取證一次性完成,防止在辦案中給被侵害的未成年人造成“二次傷害”。
第二個關鍵詞是“綜合保護”。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發(fā)案原因復雜多元,往往與未成年人的民事監(jiān)護、行政等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密切相關。去年,最高檢全面推開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由未成年人檢察專門機構或者未成年人專門辦案組織、辦案檢察官進行集中統(tǒng)一辦理,融合運用各項檢察職能,提升對未成年人的綜合司法保護質效。比如,針對辦理刑事案件中發(fā)現(xiàn)的未成年人文身現(xiàn)象比較突出問題,就以公益訴訟推動禁止為未成年人文身。我們還向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報送了一個專門調研報告,反映未成年人文身現(xiàn)象突出問題。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高度重視,專門出臺了《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辦法》,推動對未成年人文身問題的源頭治理。
第三個關鍵詞是“六大保護”。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確立了家庭、學校、社會、網(wǎng)絡、政府、司法“六位一體”的未成年人保護新格局。檢察機關積極履行法律監(jiān)督職能,促進這“六大保護”形成一個“化學反應”,努力實現(xiàn)“1+5>6”的更好效果。比如,針對校園安全問題,2018年最高檢向教育部發(fā)出“一號檢察建議”,發(fā)出以后最高檢聯(lián)合教育部、各地檢察機關會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攜手持續(xù)抓好落實。今年上半年,起訴校園暴力和欺凌犯罪案件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84.6%。我們還認真落實前面介紹過的強制報告、入職查詢這樣一些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已經(jīng)上升為法律規(guī)定的制度,通過強制報告辦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2800多件,推動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yè)入職查詢740多萬人次,解聘了2900多名有前科劣跡的人員,也就是說把一大批“大灰狼”擋在了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行業(yè)之外。這是對未成年人的一個實實在在的保護措施。
今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將聽取最高檢關于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專項報告,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攜手相關部門持續(xù)落實好未成年人保護“兩法”,促進“六大保護”相融與共、整體落實,以更優(yōu)的檢察履職呵護祖國的花朵健康成長。
(編輯 張愛紅)
- 熱點
- 2022-07-18 21:01:45
- 熱點
- 2022-07-18 21:01:15
- 熱點
- 2022-07-18 21:00:49
- 熱點
- 2022-07-18 2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