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今年以來,江蘇各地各部門把黨史作為必修課、常修課,常態(tài)化開展、制度化推進,通過各具特色的活動,積極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
七一前夕,江蘇首場“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走基層“面對面”宣講活動走進淮安市淮陰區(qū)淮高鎮(zhèn)劉河村。10位宣講團成員緊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主題,結合各自學習體會與實踐經歷,與農民群眾展開"零距離"交流。
省級宣講員、江蘇省農業(yè)農村廳工作人員楊甜子說:“通過這樣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幫助農民群眾學習黨的知識、學習三農知識,將黨史學習教育的氛圍營造得更加濃厚,增強全體農民群眾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p>
“面對面”的宣講讓理論政策通俗易懂,“點對點”的指導也打通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在南通海安市,“風箏”工作法已經成為當地黨史學習教育的一張名片。針對“兩新”組織黨組織、流動黨員、年老體弱黨員等不同群體黨員,海安市采用上門送學、網絡助學的方式,向流出黨員郵寄內含指定書目和黨章黨徽的“紅色能量包”,并在流入黨員密集的社區(qū)、企業(yè)、項目一線等設立黨史學習教育“紅色驛站”,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學”。
海安市委黨建辦專職副主任徐智鵬說:“實現了牽好手中線,高飛不斷線。將每一名流動黨員都納入黨組織的有效教育管理之中,同時也采取云端黨課、支部家訪、志愿服務等多種方式來引導廣大流動黨員發(fā)揮最大能量?!?/p>
做實“規(guī)定動作”、創(chuàng)新“自選動作”。在江蘇各地,如今,“處處有課堂、時時被熏陶、人人受教育”的學習氛圍已然成型,百年黨史在江蘇大地“熱”起來、“火”起來,持續(xù)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
江蘇省藥監(jiān)局行政審批處青年黨員邱百靈說:“我們要把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強大動力,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新需求,結合重點任務,踐行初心使命、展現責任擔當?!?/p>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朱曉瑩 尹美又 楊國 陳志斌 龔丹 姜晨光 南通中心站 供片臺/淮安臺 靖江臺 編輯/張萌)
(編輯 邵倩倩)
- 熱點
- 2022-07-04 13:08:12
- 熱點
- 2022-07-04 13:07:18
- 熱點
- 2022-07-04 11:42:18
- 熱點
- 2022-07-04 11: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