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正是拼搏的時節(jié)。時光靜走,歲月青蔥,眼下,成百上千萬高校青年學子即將踏上奮斗新征程、開啟人生下一站。“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备锩容叺那啻盒?,至今仍激勵著當下。中國青年,正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生逢盛世,不負盛世。沒有“重來”的青春,唯有奮斗的年華。新時代,每個人都能找到最能實現(xiàn)自己價值的賽道。在生產一線,青年工人苦練內功、精雕細琢、勇于創(chuàng)新,爭當“大國工匠”;在田間地頭,青年農業(yè)工作者深耕希望的田野,努力讓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新時代的青年踏實奮斗,勇于磨礪自己,在各行各業(yè)書寫非凡奮斗故事、詮釋奮斗精神。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慣的一代,如今他們用行動打破偏見:北斗衛(wèi)星團隊核心成員平均年齡36歲,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中國天眼FAST研發(fā)團隊平均年齡30歲,從這群“80后”“90后”的身上,我們看見了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的廣闊未來;疫情防控中,青年一代化身逆行出征的勇士,一句“非典時期是你們保護了我們,今天輪到我們來保護你們”令無數(shù)人淚目。時代呼喚擔當,奮斗創(chuàng)造未來。歷經(jīng)淬煉,青年壯哉!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百年前的覺醒年代,13位平均年齡28歲的代表,踏上嘉興南湖的一葉紅船。擺渡風雨飄搖中的中國,就是從這里啟航;建設時期,青年志愿墾荒隊向北大荒進發(fā)。如今,在這片黑土地上,“大國糧倉”麥浪滾、稻菽香。穿過歲月,青年們的精神信仰依然熠熠閃光。使命接續(xù)傳承,從“上九天”到“下五洋”,星辰大海成為青年一代馳騁的舞臺;從大漠孤煙,到甘坐十年“冷板凳”,每一顆青春的幼苗,都積蓄著向上的蓬勃力量;從“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振聾發(fā)聵,到“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強音,廣大青年在乘風破浪中開辟天地,有所為、有作為,共同定義了幸福中國的模樣。歷久彌新,青年美哉!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初中時擁有了自行車去縣城走讀”“冬天腳上長滿凍瘡,夏天暴雨打濕衣服”“大學時勤工儉學靠自己負擔了全部學費、生活費”“恩師、同學的幫助,好心人多年的資助”……近日,南大學子陳時鑫的畢業(yè)論文致謝引起廣泛關注。在論文致謝中,他深情回憶充滿艱辛的求學之路,感謝幫助過他的人,和從未停止奮斗的自己。一個在苦難中跋涉、在奮斗中成長的故事躍然紙上,在無聲之中傳遞直抵人心的力量。青年的特質,是遇到困難不低頭、面對矛盾不退縮;青年的品格,是遇到石頭敢于“碰一碰”,遇到泥濘敢于“蹚一蹚”;青年的魅力,是在人生賽道上揮灑汗水、追逐夢想、實現(xiàn)價值。于是我們看到,青年一代在高山原野上用腳步書寫青春, 在大江大河邊用雙手守護綠色,在群山峻嶺中用明眸仰望星空。青春的足跡,遍布在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上,那里有家、有國、有天下。勤勉治業(yè),青年偉哉!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正穩(wěn)穩(wěn)擎起民族精神火炬,照亮漫漫征途,以昂揚的精神面貌,書寫著不一般的時代篇章。(江小北)
(編輯 蘇湘洋)
- 熱點
- 2022-07-02 17:27:26
- 熱點
- 2022-07-02 17:26:40
- 熱點
- 2022-07-02 17:25:42
- 熱點
- 2022-07-02 1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