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端午粽飄香,“故事里的中國”故事多。再有幾天的時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即將到來。在這樣一個時間節(jié)點,撫今追昔,體悟端午文化,讓我們感懷不已,不由地想到了愛國詩人屈原。千百年來,屈原精神感召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厚植家國情懷,接續(xù)奮斗。端午節(jié)文化盡管各地表現(xiàn)形式不一,但是始終有一根主線貫穿著,那就是愛國情懷。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龍舟節(jié)、重五節(jié)、天中節(jié)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jié)。端午節(jié)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比如我們的鄰國日本端午節(jié)那天,會特制具有日本特色的粽子和柏餅;自古以來朝鮮半島的人民認為端午節(jié)應該是一個祭天的慶典,所以韓國人把“端午”稱作“上日”,大家會在祭祀活動中祈求糧食豐收、人民安樂;在新加坡的華人每年在端午節(jié)到來之際,人們會吃粽子,還會進行龍舟比賽;越南人民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也會有吃粽子的習俗。端午文化源遠流長,傳說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jié)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碧綄ふ胬?,追求國家進步應成為每個公民的社會遵循?!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原《離騷》中的句子?!峨x騷》是一首宏偉壯麗的政治抒情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它作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時,是詩人充滿愛國激情的抒憂發(fā)憤之作。近代以來,無數(shù)知識分子憂國憂民“上下求索”,在不斷地追求真理,探尋振興中華之道?!笆赂锩宦暸陧?,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笔赂锩鼊倮?,鼓舞著年輕知識分子救國救民,革命先驅(qū)李大釗,我黨杰出創(chuàng)始人陳獨秀、毛澤東等,在不斷地追求著社會進步,并成立了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成為開天辟地的大事件,標志著中國革命進入新紀元。愛國是進步知識分子的顯著特征,愛國者眼界高闊,格局遠大,愛國受人尊敬,愛國者向來為人們所稱道。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逼纷x端午家國情懷,向英雄們致敬。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著愛國的光榮傳統(tǒng),千百年來,屈原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之一,感召著人們奮勇殺敵。從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家庭愛國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被傳為美談;從愛國詩人辛棄疾的“馬革裹尸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中人們看到了中華民族奮勇殺敵的壯士情懷;從八女投江、楊靖宇的饑腸中,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不甘外侮的民族血性…..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一個小粽子,蘊含大情懷。千百年來,屈原精神成為流淌在中華兒女身體里的血液,她感召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報國殺敵,忘我犧牲,感天地,泣鬼神。如今的中國不再積貧積弱,山河破碎,而是日益強大。中國人民從來不惹事,但是也從來不怕事,敵對勢力若膽敢犯我,必將有來無回,這就是我們的民族血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贝銦捈覈閼眩衽d中華從我做起,將愛國之心化為報國之志。我們黨確立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已經(jīng)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已經(jīng)啟航。征途漫漫,唯有奮斗,我們別無選擇。要奮斗就會有犧牲,前進道路并非坦途,但是勇往直前是中華民族的秉性,我們從來不畏懼困難和犧牲。青年人志存高遠,理想遠大,要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奮進新征程,建功薪時代,做堪當大任的新一代。以一種只爭朝夕的精神,發(fā)奮努力,刻苦學習,不負青春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用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用汗水成就未來,向黨和人民交上圓滿的“青春答卷”。
神州遼闊“粽”是情,家國情懷蘊其中。品讀“故事里的中國”,體味粽子里的家國情懷。紀念屈原,我們就要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像他那樣,心憂天下事,心里裝百姓,以江山社稷為重,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仁人志士;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學習屈原,就要從我做起,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干好眼前的每一份工作,不負時代重托。端午節(jié),愛國主義教育的契機。讓我們戮力同心,篤行不怠,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英勇奮斗?。ń鹧蚓W(wǎng) 文/李紅軍)
- 熱點
- 2022-06-01 16:02:21
- 熱點
- 2022-06-02 08:00:00
- 熱點
- 2022-06-02 22:03:58
- 熱點
- 2022-06-02 2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