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wǎng)記者 袁晴
起床做飯、照顧父親、努力讀書、勤工儉學……這些是“00后”男孩馬永恩的生活日常,十多年來,歷經(jīng)春夏秋冬,一直風雨無阻。馬永恩是河南省黃河科技學院的一名學生,“帶著父親上學”是他身上最為人知曉的標簽。
“生命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馬永恩7歲那年,父親馬小全患上了急性脊柱炎癱瘓在床。為了給父親治病,家庭負債十余萬元,母親也最終離家出走,從此馬永恩和父親兩人相依為命,照顧父親的重擔落在年幼的馬永恩身上。
“人沒有鋤頭高,便開始鋤地播種;撿廢品賣錢,為父親籌藥錢;每天早上喝碗七毛錢的粥,有時候還會吃不飽飯”……這是馬永恩對小時候生活的回憶。
馬永恩給父親做飯。
當年的他,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天真孩子,但生活的艱辛和磨礪讓這個男孩快速的成長蛻變。馬永恩用行動,給孝順、勤奮、樂觀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對我來說,‘難’已經(jīng)成了一種常態(tài),也是一種鍛煉。我不喜歡抱怨什么,抱怨有什么用呢,也改變不了現(xiàn)實啊?!瘪R永恩說。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馬永恩一邊照顧父親,一邊努力學習,從小學到高中,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
“父親在,家就在,我要帶著父親上大學”
2020年馬永恩考上了河南省黃河科技學院。順利考上大學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情,但此刻馬永恩卻犯了難。面對大學學業(yè)和生活無法自理的父親,馬永恩最終決定帶著父親一起上大學。
床、桌、鐵皮柜……這就是馬永恩和父親在學校的“家”,簡單但是整潔。房間的桌子上放著一個電鍋,里面是馬永恩為父親煮的面?!耙驗殡婂仜]法炒菜,我和父親最常吃的是雞蛋面?!瘪R永恩說,雖然吃得清淡點,但一頓飯就能省下近10塊錢。
馬永恩推著父親在校園散步
每天,馬永恩除了上課和照顧父親外,還在輔導員的幫助下勤工儉學——在學校食堂和圖書館做兼職?!懊刻煸缟纤奈妩c鐘起床?!瘪R永恩說,“我早上在食堂做完兼職后,再趕去上課。每天都很忙,但很充實?!?/p>
“爸爸是我唯一的親人,如果爸爸有什么意外,我就真成孤兒了。對我來說,照顧父親沒有什么應不應該,值不值得,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父親在,家就在。”馬永恩說。
得益于馬永恩的悉心照顧,這么多年來,馬小全從未長過褥瘡?!坝蓝鲝男【秃苈犜?,很孝順,沒有永恩這孩子,我活不到今天。”父親馬小全動情地說。
馬永恩的輔導員鄭炳頡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帶馬永恩到宿舍的情景。馬永恩整理好床鋪后,慢慢將自己的父親抱起來,放到床上安頓好,再獨自收拾行李和房間。一連串如此熟練的動作,卻讓鄭炳頡感到心疼。
“活成一道微光,讓生命迎難而上愈發(fā)堅強”
考上初中,考上高中,考上大學,將來考研究生,找個收入高的工作……每到人生的一個階段,馬永恩都會提前規(guī)劃好下一站的目標,而在他的每一個目標里,都要帶著父親一起。
生活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奮進的人,這個自幼與父親相依為命、背著癱瘓父親上大學的“00后”男孩,終于在生活的磨礪中將自己活成了一道光,這道光照亮了自己,也激勵著他人。
10多年來,無論春夏秋冬,馬永恩每天都早早起床洗衣服、做飯,照顧馬小全起床、吃藥。他會用輪椅推著馬小全到院子里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和他聊天,還會為馬小全按摩雙腿?!坝袝r候,我覺得自己拖累了孩子。”馬小全說。
馬永恩帶父親遛彎
馬永恩是不幸的,但同時也是幸運的。不幸的是生活帶給他的那些苦難,幸運的是他沒有被苦難壓倒,反而迎難而上,愈發(fā)的堅強。生活,終將對這個樂觀的男孩露出了微笑。
對于未來,馬永恩說他有個夢想,就是像電影《背起爸爸上學》的故事原型李勇一樣,努力學習,考上研究生。“我要做一個像李勇一樣的人,努力學習,考上研究生,回饋社會?!瘪R永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