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5月12日是全國第14個防災減災日。記者從江蘇省應急管理廳獲悉,目前我省共有3.3萬名災害信息員,覆蓋省、市、縣、鄉(xiāng)、村五級。
作為我省防災減災救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災害信息員是打通應急管理“最后一米”的重要力量。災害信息員的主要職責是平時注重自然災害隱患排查和監(jiān)測預警,遇有險情及時上報,并給百姓傳遞預警、防護信息;災后第一時間評估損失,準確核實上報災情,協(xié)助做好受災人員避險轉(zhuǎn)移、安置救助。
“當時要不是張主任硬把我從屋里背出來,我這把老骨頭肯定就要埋在房子下面了。”時隔近1年,每每想起災害信息員、村支委委員張志剛的救助,宿遷市宿城區(qū)付廟村的劉同高老人依然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原來,去年7月底臺風“煙花”影響期間,張志剛在逐一走訪老舊房屋、獨居老人時發(fā)現(xiàn),五保老人劉同高仍未撤離到安全區(qū)域。在多次勸導無果后,張志剛果斷背起老人,將其護送至其侄子家中,并交代風雨未停前不能返回老屋。一個小時后,老人的房子從頂部垮塌。
像張志剛這樣在防災減災救災中沖鋒在前的災害信息員還有很多。徐州經(jīng)開區(qū)趙疃村會計、災害信息員吳傳穎在臺風“煙花”過境期間連軸工作四天四夜,帶領突擊隊轉(zhuǎn)移安置群眾489人、牲口300多頭、家禽500多只?;窗彩行氯A村災害信息員孫鳳娥汛期吃住在堤壩,24小時不間斷巡邏值守,精準核查上報現(xiàn)場信息。揚州市大儀鎮(zhèn)災害信息員張?zhí)觳诺弥箫L造成村民房屋屋面被掀翻的消息后,第一時間趕往現(xiàn)場了解人員受傷、房屋受損情況,為戶主方大爺協(xié)調(diào)異地安置住所以及保險定損理賠,將9600元賠付金送到方大爺手中。
江蘇濱江臨海,自然災害易發(fā)多發(fā)。為進一步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效能,我省組建了覆蓋省、市、縣、鄉(xiāng)、村五級的災害信息員隊伍體系,每個村(社區(qū))至少設有1名災害信息員,部分多災易災的村(社區(qū))配備了A、B角災害信息員,全部錄入國家災害信息員管理系統(tǒng)和江蘇救災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動態(tài)管理。
“我們每年組織災害信息員專題培訓,市、縣分別開展鄉(xiāng)鎮(zhèn)、村級災害信息員培訓,著重在災情管理、信息報送、救災政策等方面為災害信息員更新知識、提升能力。”江蘇省應急管理廳救災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省應急管理廳積極指導各地進一步完善災情即時報送、現(xiàn)場查災核災、災情會商共享機制,并編制災情報送工作指南,配發(fā)2000多臺北斗報災設備。目前,正加速推進救災管理系統(tǒng)建設,全力推動災情報送、物資管理、資金管理、視頻調(diào)度、即時通訊等工作網(wǎng)絡化,提高救災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盧曉琳 通訊員 嚴小娟
- 熱點
- 2022-05-11 20:16:27
- 熱點
- 2022-05-11 20:15:28
- 熱點
- 2022-05-11 20:14:40
- 熱點
- 2022-05-11 19: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