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由中國食品報作為指導單位,南京真知味飲食娛樂有限公司、江蘇御尚旬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南京沈灶河豚宴餐飲文化有限公司、沈灶河豚宴研究基地承辦的沈灶河豚宴第一屆美食文化節(jié)暨“沈灶河豚宴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在南京沈灶河豚宴舉行。
活動中,美食評論家董克平、中國食品報總編輯劉彤老師分別致辭,趙緒成大師為沈灶河豚題寫“品魚中鰲,到沈灶河豚宴”,全國河豚魚烹飪大師進行了作品交流,活動當天還發(fā)布了“沈灶河豚宴之歌”,為河豚魚烹飪大師頒發(fā)特金獎及研究基地研究員證書等精彩環(huán)節(jié)。
沈灶河豚宴致力于打造一句話:品魚中鰲,沈灶河豚宴;唱響一首歌:“用心用愛、跨越四海”沈灶河豚宴之歌;烹制一席更好吃的宴:龍豚四海宴;講好一個品牌故事:沈灶河豚宴的昨天、今天和未來;始終牢記一個使命:雞精味精雞粉不入菜,原汁原味原生態(tài)。
河豚菜肴馨香獨具,有“遍嘗世間魚萬種,惟有河豚味最鮮”“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等美談。2000多年前的長江下游地區(qū)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吳越屬地,人們品嘗河豚的習俗比當今日本人還有過之無不及,特別是品嘗河豚精巢時,對其潔白如乳、豐腴鮮美、入口即化、美妙絕倫的感覺,不知該如何形容,有人聯(lián)想起越國美女西施,于是“西施乳”就在民間傳開了。
沈氏家族三代人夢想的中華非遺美食沈灶河豚宴,借鑒了中國古代烹制技法精髓,主打龍豚四海和菜、烈艷紅豚、秘制豚唇、澆汁蔥燒河豚海參、河豚干炆肉、河豚刺身等河豚系列菜肴,并融合粵菜、臺州菜、潮州菜以及南京菜,全國各地慕名而來品鑒河豚的食客絡繹不絕。
非遺美食研討會上,參會行業(yè)專家和名廚提出,河豚宴要在“新”上多著筆。如果墨守成規(guī),再美味的食物也會讓人厭倦,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美食才能擁有持久的生命力。面對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帶來的新挑戰(zhàn),傳統(tǒng)“非遺美食”更要主動“觸網(wǎng)”,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傳承非遺文化。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沈灶河豚宴將致力于河豚美食文化的研究和烹飪工藝的創(chuàng)新,發(fā)掘更具時代特色的河豚美食文化,打造出更具特色的中華非遺美食。 通訊員 曹世倡
- 熱點
- 2022-03-07 16:00:55
- 熱點
- 2022-03-07 16:00:27
- 熱點
- 2022-03-07 15:58:50
- 熱點
- 2022-03-07 15: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