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AV出品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91,久久青青91费线频观青,中文字幕激情欧美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西安“抗癌廚房”變身“抗疫廚房”:每天送出千余份愛心餐 為冬日古城添暖意


          央廣網(wǎng)北京1月4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韓雪瑩)西安疫情牽動人心,但寒冬中,總有一些讓我們感到溫暖的人和故事,他們用愛心和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陜西省腫瘤醫(yī)院對面的德善愛心共享廚房,因為這次疫情,從“抗癌廚房”變成了“抗疫廚房”,志愿者們每天送出一千多份愛心餐,熱乎的飯菜為冬日里的古城西安增添了一份暖意。

          點擊開始播放音頻

          00:00/

          00:00

          志愿者:明天、后天、大后天……只要這個廚房開著,只要我們給一線防疫人員做飯,你們就過來領(lǐng),不要不好意思。

          滯留考研學生:那真好!

          志愿者:我們一天做出一千多份餐去送,不差你們這兩份了。你們等著,我去給你們拿,正好有剛出鍋的……

          這是一段在網(wǎng)絡上熱傳的暖心視頻。視頻中,在陜西省腫瘤醫(yī)院對面的德善愛心共享廚房的院子里,幾位滯留在西安的考研學生在出門做核酸時路過這里,意外領(lǐng)到了熱乎乎的飯菜、蘋果和掛面。也有曾在這里解決過吃飯問題的考研學生,再次回到院子里,詢問志愿者能否過來一起幫幫忙。



          志愿者打包剛出鍋的飯菜(央廣網(wǎng)發(fā) “德善愛心共享廚房”團隊供圖)

          德善廚房原本是一家“抗癌廚房”。去年5月,關(guān)注公益事業(yè)的攝影師許凱和另外4位伙伴受到江西老萬夫婦做了近20年愛心廚房故事的啟發(fā),在陜西省腫瘤醫(yī)院對面天橋下的院子里開辦了德善廚房,這里配備了炊具、調(diào)料,可以讓重癥患者家屬做飯,炒一個菜2元錢、米飯和稀粥1元錢管飽。

          西安此輪疫情暴發(fā)后,德善廚房也暫停營業(yè)。許凱在家歇了幾天,但心思并沒閑著。許凱說:“回家以后又沒有事情干,而且這本身就是一個愛心廚房,我們就想辦法看怎么樣能把它再利用起來。我們聯(lián)系到一些好心的志愿者,拿著自己的錢,最后聯(lián)系相關(guān)部門,給我們開了證明。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解決了,這個事就干起來了?!?/p>



          志愿者在院子里洗菜、切菜(央廣網(wǎng)發(fā) “德善愛心共享廚房”團隊供圖)

          2021年12月27日,“抗癌廚房”正式變身“抗疫廚房”。原本5人的“德善廚房”小團隊迎來了一批來自各地的志愿者,擴編后的大團隊一共有32人,他們身份不同卻又分工明確,在德善廚房一起烹制愛心餐,免費送給雁塔區(qū)、曲江新區(qū)、高新區(qū)、碑林區(qū)等地的一線防疫人員。

          許凱說:“(志愿者是)各行各業(yè)的,有修橋的、賣房的、單位里上班的,還有廚師、開出租車的,啥人都有。我們現(xiàn)在一共有30多個人,但因為不知道疫情什么時候結(jié)束,為了讓大家能稍微舒服一點,就換著休息,現(xiàn)在工作的大概20多個人。有十幾個人在后廚,有做飯、切菜、洗菜、炒菜的,還有一些人是打包、裝飯的,還有10個人是送餐的。這10個送餐的是一個車隊,叫‘大秦車隊’,自己加油出錢,然后來干這個事兒?!?/p>

          出生于陜西渭南的許凱在西安生活了十幾年,對這座城市感情很深。這次疫情,借著德善廚房的力量能幫到的人,許凱也盡力顧及到了。他說:“第一類是來于全國各地支援西安的救護車,一共210輛,拉送核酸樣本,他們是第一個讓我感動的人,有從黑龍江來的、有從廣東來的、有從青海來的,但他們還是開很遠的路來支援西安;第二類是社區(qū)做核酸的(醫(yī)護人員),這一波比較多;第三類,因為廚房是在腫瘤醫(yī)院門口,這些患者住在村子里,但是住的地方又沒有鍋灶,所以我們給這些人也送?!?/p>

          許凱說,之前請求送飯菜的人員基本上固定了,陸續(xù)還有新的求助,他們也能幫就幫,“還有一波住在這兒附近的研究生考生,腫瘤醫(yī)院旁邊就是西安美院,他們也是在村子里面住,也沒有那些東西(炊具),所以有好多人都拜托我,我們已經(jīng)送了四五天了,每頓都給他們送?!?/p>

          許凱:等一下!核酸點要找個人送那20份,找個人送!研究生我等一下送!

          志愿者:12:30了,時間快來不及了!

          許凱:好,那走吧!

          統(tǒng)籌人員、協(xié)調(diào)物資之外,滯留考研學生的送餐工作,許凱也親力親為,他想讓更多人感受到西安這座城市的溫暖。

          志愿者:你們一共20份飯。

          滯留學生:這個愛心餐,雪中送炭,確實挺及時的。

          許凱:他們有一個滯留學生的群,我(和考研學生)說在你們的群里說一聲,讓這些學生跟家里人都說一下,不要擔心,在西安還有我們能幫他們。我們的一致目標就是,送到他們手里面的時候,他們一定拿到很熱的飯。

          送餐工作奔波辛勞。這些志愿者們并不都是西安本地人,他們有的暫住在愛心酒店,還有三位就在廚房和車里過夜。

          志愿者杜尚豪:往這兒一躺就行了。

          記者:這么窄?這就是你的床,在這兒能睡著嗎?

          杜尚豪:行著呢!

          記者:你們一天要忙多長時間?

          杜尚豪:有時候半夜還得送餐呢,都八個小時以上了。

          志愿者楠齊兒:為了避免上廁所,我們都全天不喝水。

          一波志愿者出門送餐的同時另一波志愿者在后廚繼續(xù)忙碌著。廚房在屋子里,只有80平方米,地方小、人又多,幫廚們只能在院子里露天洗菜、切菜,一天里不停歇地準備上千份飯菜,志愿者的手指凍得都伸不直。

          上千份飯菜的背后,是每天都在消耗的資金。許凱算了一筆賬:“這一天(成本)是5000塊錢,是我和我們團隊里面的人一塊兒掏的。我剛開始計劃的時候,一天3000塊錢,我做10天,3萬塊錢,就是在我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了。但是這幾天一天就是5000塊錢,也還行?,F(xiàn)在有一些好心人給廚房捐東西,捐的這些東西就能用上。但是我們沒有收一毛錢,捐的全部都是菜、物資、油、雞蛋還有米。已經(jīng)把這干起來了,你花個10萬塊錢你也得干,不可能干了一半,缺那兩三萬,你不干也不行?!?/p>

          德善廚房的故事通過這些暖心的視頻讓更多人知曉,也讓不少愛心人士萌生了幫助這支團隊的想法,一波又一波的物資運進了廚房的院子里。



          許凱領(lǐng)到了武漢微光救援隊送來的防疫物資(央廣網(wǎng)發(fā) “德善愛心共享廚房”團隊供圖)

          讓許凱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為一線抗疫人員免費送餐的第二天,接到了一個武漢陌生人的電話。許凱說:“他說他第二天到高速路口,讓我過去幫他們接一下,給廚房拉了點物資。第二天我就去見他,見面時間很短,而且我都不知道他長啥樣子,那會兒也沒有問他叫啥,但是他就是能給西安力量,給廚房力量。”

          許凱沒來得及問起名字的這位陌生人,正是武漢微光救援隊的隊長,綽號“嘞皮”。這支成立于武漢疫情時期的救援隊伍,在核實了德善廚房的情況后,第一時間從武漢開了十個小時的車到西安,為他們運送防疫物資。



          武漢微光救援隊隊長嘞皮(中)和德善愛心共享廚房團隊(央廣網(wǎng)發(fā) “德善愛心共享廚房”團隊供圖)

          1月3日深夜,嘞皮和微光救援隊的幾位隊員再次從武漢出發(fā),開著車向西安行進。這次,他們的車里塞滿了方便食品、保暖棉被、各類藥品等;還另安排了一輛車,車上裝了整整一噸的大白菜——這是專門捐贈給德善廚房的。嘞皮說:“(西安疫情面臨的)困難大部分跟我們(武漢疫情)當時是差不多的,有很多經(jīng)驗可以交流,完全可以想得到他們需要什么。短暫的疫情防控,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包括心理上的壓力,這些都是很好克服的,只要大家積極配合,都是可以渡過難關(guān)的?!?/p>



          志愿者們在留言墻上寫下心愿(央廣網(wǎng)發(fā) “德善愛心共享廚房”團隊供圖)


          相關(guān)推薦
          熱點
          版權(quán)所有 江蘇現(xiàn)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gamelodeon.com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