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抗擊疫情的工作中,無數社區(qū)志愿者在一線默默奉獻,他們當中有一個特殊的身影,他既不是西安人,也不在西安工作,此前和西安沒有任何交集。
這位大男孩,名叫陸遠,今年25歲。一次旅行采風,讓他意外成了西安疫情防控志愿者隊伍中的一員。今天的遇見你,我們就一起走進他的故事。
西安市蓮湖區(qū)西儀社區(qū)志愿者 陸遠:101小區(qū)2號樓居民請下來做核酸,散一散,散一散,保持好距離。
這個身穿防護服操著南方普通話的小伙子叫陸遠,土生土長的南京人,25歲的他是一名業(yè)余攝影師,趁著休年假,12月18日陸遠獨自背著相機來到西安,準備一睹十三朝古都的風采。落地西安之后陸遠才得知西安已經暴發(fā)疫情,他立即購買了返程機票。
西安市蓮湖區(qū)西儀社區(qū)志愿者 陸遠:機票一直往后延,延到最后就變成取消了。
眼看著西安一天天新增的確診數字,陸遠回南京的路也越來越遠。從最初的惶恐不安,到漸漸地冷靜下來,陸遠覺得既來之則安之,與其滯留在酒店,不如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西安市蓮湖區(qū)西儀社區(qū)志愿者 陸遠:之前南京不是也有疫情,身邊那些志愿者小哥他們也非常辛苦,也受到他們那種精神的感染,這次有機會,也就主動去加入一下,想著為國家作點貢獻。
“為國家出一份力 愿疫情早日過去”
經過自愿報名,陸遠成了西安市蓮湖區(qū)西儀社區(qū)的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12月23日,是西安全市封閉管理第一天,這也是陸遠上崗的第一天。
西安市蓮湖區(qū)西儀社區(qū)志愿者 陸遠:這是我剛開始拿到防護服的時候,第一天,感覺能為國家出一份力了。
上崗第一天,恰逢西安啟動新一輪核酸篩查,陸遠和小伙伴們負責分樓棟通知居民,維持排隊秩序,統計篩查人數,一直忙活到晚上11點多。
西安市蓮湖區(qū)西儀社區(qū)工作人員 佟琳楠:這兩天相處下來大家也非常愉快,覺得他干得也很棒,也被他這種精神鼓舞了。
除了協助核酸檢測,陸遠和伙伴們還要承擔運送生活物資、張貼二維碼、社區(qū)消殺、給隔離戶倒垃圾、照顧獨居老人等繁雜的工作,有時陸遠也會用手機記錄工作時的狀態(tài)。原本是來西安采風,如今相冊里裝滿了社區(qū)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西安市蓮湖區(qū)西儀社區(qū)志愿者 陸遠:每天工作從7點到24點。中間基本沒有休息時間,除了吃飯、喝水,恨不得一個人拆成兩瓣甚至三瓣用。
陸遠和伙伴們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社區(qū)居民們的認可,12月26日,西安迎來一場降雪,陸遠用手機拍下幾天來他認為最有意義的一張照片。
西安市蓮湖區(qū)西儀社區(qū)志愿者 陸遠:這是居民小朋友堆的一個小雪人,當時覺得特別暖心,還有一段文字“白衣天使辛苦了,這是送給你們的”。
因為氣候不適應,加之每天數十次地涂抹消毒液,幾天下來陸遠的手掌已經開始蛻皮。陸遠說,他希望通過千千萬萬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西安的疫情能早點結束,他可以繼續(xù)他的采風之旅,用鏡頭去記錄這座千年古都的魅力。
西安市蓮湖區(qū)西儀社區(qū)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眾志成城,共同抗疫,西安加油。
主播點評:“疫”線之上 “平凡”力量微光成炬
陸遠上崗已經一個星期了。他說:回南京之前,他會一直做下去。未來,有機會時他也會繼續(xù)投身志愿者的行業(yè)。這次經歷,讓他體會了基層防疫人員的辛苦。他希望通過自己和大家的努力,能讓西安的疫情快些散去,讓大家的歸鄉(xiāng)之路更順暢。其實,待到陸遠服務的社區(qū)居民能夠自由地走出家門的時候,也就到了陸遠該回家的時候了。那時候,陸遠就可以揮一揮衣袖,不帶走西安的一片云彩,但是,他一定會帶走滿滿的回憶和對他的感謝。
在“疫”線之上,像陸遠這樣的“面孔”還有成千上萬個。他們或許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職業(yè)和經歷,但是他們穿上“防護服”,加入團隊之后,就有了一個統一的名字:志愿者。他們懷揣一顆熱忱的心,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和關懷。在疫情之下,“平凡”的溫暖緩緩流淌,直抵人心。
- 熱點
- 2021-12-31 15:32:36
- 熱點
- 2021-12-31 15:32:14
- 熱點
- 2021-12-31 15:31:42
- 熱點
- 2021-12-31 15: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