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向他們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
是什么樣的土壤培育出這樣一個非凡的全國道德模范群體?是什么社會氛圍催生出如此踴躍的凡人善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立德樹人、以德鑄魂。兩年一次的全國道德模范評選,對大力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好風尚、弘揚正能量、促進全社會向上向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道德模范是時代的英雄,是文明的豐碑,也是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典型和引領。“用愛照亮山區(qū)女孩人生夢想的教育燃燈者”張桂梅,“400余天堅守不放棄每一個生命”的邱海波,“為莫高窟研究保護傾盡一生的敦煌女兒”樊錦詩,“誓死捍衛(wèi)祖國領土主權的新時代衛(wèi)國戍邊英雄”祁發(fā)寶、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盡管他們的經歷不同,故事不同,但對道德價值的崇高追求是高度一致的,對核心價值觀的堅守始終如一。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傳統(tǒng)道德的不懈傳承,看到了時代精神的美好縮影,看到了主流價值的生生不息。身為道德模范的他們,以普通人的平凡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向他們致敬!
道德模范身上,生動呈現(xiàn)了當代中國的精神風貌,集中展示著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道德風尚。他們如同一盞盞明燈,點亮千家萬戶,照耀人們心靈。小善聚大愛,溪流成大海。他們使人相信,美德從未走遠,道德正能量始終存在,向善向上仍然是社會主流價值觀。
道德的星空,需要每一顆星星的光亮。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置身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中,置身先進的事跡中,更多的人才會成為善行的同行者。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和公民道德素質的培育,離不開道德模范先進典型的榜樣引導與激勵;社會整體的道德文明水平,也取決于每個人擇善而從共襄善舉的實際行動。爭做模范的追隨者,良好社會風氣的締造者,才能成為托舉“中國夢”的中堅力量。
精神文明是一個國家走向強大的根本支撐,道德模范是一個社會崇德向善的重要旗幟。每個人都是文明的使者,你我的品德操守怎樣,社會的道德風尚便是怎樣。互聯(lián)網時代,我們從網下走到網上,讓榜樣之星在互聯(lián)網空間熠熠生輝,正是時代的需要。網絡誠信,需要誠實守信模范的引領;網絡公益,需要助人為樂模范的加入;網絡文明,需要向更多網民向敬業(yè)奉獻模范、孝老愛親模范靠攏。向先鋒看齊,向模范學習,我們筑起的將是永不流失的精神鈣質。
道德模范用自己的行動詮釋道德的內涵,展示道德的力量,推動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社會風尚,也能激勵帶動更多人見賢思齊,把道德力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美好追求。只有每個人都肩負起一份道德責任,社會的道德水平才會水漲船高一分。愿道德模范成為一顆顆道德種子,在更多人的心靈里生根發(fā)芽;成為一面面道德旗幟,引領大家趕超學習。我們學習道德模范、爭當?shù)赖履7叮霌P中國精神,定能匯聚起磅礴的中國力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闊步前行。
- 熱點
- 2021-11-06 21:40:14
- 熱點
- 2021-11-06 21:39:56
- 熱點
- 2021-11-06 21:39:39
- 熱點
- 2021-11-06 21: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