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張愛紅
- 時間:2024-10-26 22:52:38
江蘇自古英才薈萃,斯文鼎盛。思想文化藝術上的深厚積淀,為江蘇出版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養(yǎng)料。
1984年,為順應改革要求,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前身江蘇人民出版社的教育、少兒、文史、美術編輯室,分別組建教育、少兒、古籍、美術四個專業(yè)出版社。2024年,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鳳凰出版社同慶建社40周年。
四十年來,四社立足各自專長的領域,不斷推出精品佳作,以一本本好書,豐富和滋養(yǎng)著我們的精神生活。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陳曦
尺寸教材,國之大者
40年來,蘇教社始終堅持傳承文明、弘揚文化、深耕教育、播種未來的宗旨,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深遠影響的優(yōu)秀圖書和教材,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上世紀90年代出版省級教材,到本世紀初啟動課標教材的編寫與推廣,蘇教社的教材建設始終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蘇教版國家課程教材在全國29個省份的2000多個地區(qū)使用,每年使用人數4000多萬。9種教材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
“尺寸教材,國之大者?!敝麑W者、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丁帆回憶新世紀初編寫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經歷,當時,教材編寫組聚集了兩撥人才:一撥是江蘇頂尖中學的一線權威教師,另一撥是南大中文系相關專業(yè)的教授?!拔覅⒓舆^無數次全國性的教材編寫,也主持過許多大學教材的編寫,卻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較真、如此嚴謹地對待教材編寫的拼搏隊伍。我想,除了精誠團結外,更重要的是,大家是把它作為一件教育史上的大事來做的,是把人性中的真善美植入教材理念中,試圖在中國青少年世界觀形成的最關鍵時刻,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彌補其他人文學科所不能企及的教育作用?!倍》f。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錫中教育集團總校長唐江澎也是教材編寫組核心成員之一?!皫啄昃幭聛?,才真正領教了編寫教材的艱難。每一句話都要經得起上百萬人的推敲,不可不慎?;叵肫饋?,每一個選文,從眾里尋他千百度,到字斟句酌細研磨,從導語到題目,從注釋到插圖,都可以講出長長的故事?!?/p>
40年來,蘇教人對知識的尊重、對文化的堅守、對教育的執(zhí)著,體現在每一本書的編輯出版過程中,體現在每一次與作者的溝通交流中。
說起三十多年來與蘇教人相處的往事,特級教師王棟生歷歷在目。接觸最多的編輯是吳寧,“其人重諾守信,勇于負責,從不糾纏,遇到困難,通個電話就能解決。如合作遭遇不測,他會負疚地說‘我欠老兄一筆債’,而如責任在作者一方,他則會大度地一揮手,說‘后面還有機會’?!焙陀嗔⑿孪嗵帟r間最長,“無論順逆,他總是非常真誠。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他辛苦奔波,都有些心疼。有時大家感到一些事難辦,不愿折騰,但是為了余立新的面子,我們承擔了,主要不想讓他受太多的委屈。”
“蘇教社這個名字,鐫刻在萬千讀者心中,它是江蘇乃至全國出版界的一顆璀璨明珠?!苯K鳳凰教育出版社社長樊明感慨萬千,“回望過去的40年,蘇教社的發(fā)展歷程是一部生動的奮斗史,從最初的萌芽,到如今的枝繁葉茂,每一步都凝聚著蘇教人對教育事業(yè)的真摯情感和對文化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
著者編者,共創(chuàng)奇跡
《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四十年來,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在原創(chuàng)精品生產領域深耕細作,不斷推出名家精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和蘇少社結緣的四十年來,我們始終風雨同舟,不離不棄。”曹文軒表示?!恫莘孔印贰肚嚆~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紅瓦黑瓦》《根鳥》《櫻桃小莊》……四十年間,一部部代表作問世,榮獲國家圖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等重要獎項,為蘇少社創(chuàng)下單本年發(fā)行量突破100萬冊、年度總發(fā)貨碼洋突破 1 億元的出版奇跡。
而獲得國際安徒生獎最主要的幾個文本,在曹文軒看來,都是因為蘇少社輸出了英文版權?!肚嚆~葵花》在美國上市的時候,一舉入列《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出版者》三大主流媒體排行榜?!傍P凰于我,恩重如山,即便遠足千里,依然聽得鏘鏘和鳴,此天地之大音,我當是召喚,亦當是鞭策之聲。”曹文軒為鳳凰手書寄語,情深義重。
從1975年算起,黃蓓佳與鳳凰的合作已延續(xù)了將近五十載。1996年,女兒面臨“小升初”,這讓黃蓓佳對教育問題和孩子成長話題有了諸多感慨,長篇小說《我要做好孩子》應運而生,贏得了很多大獎,至今仍被各地列為學校閱讀課的必讀書目。此后,《今天我是升旗手》、“5個8歲”系列長篇小說、《親親我的媽媽》《你是我的寶貝》《艾晚的水仙球》《余寶的世界》等作品陸續(xù)出爐。迄今黃蓓佳所有的兒童長篇小說都在蘇少社首發(fā)。她說,與蘇少社的關系就像家人一樣的親近,她們之間彼此熟悉,彼此了解。
40年來,蘇少社已經成長為中國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出版重鎮(zhèn),擁有強大的作者資源,與許多優(yōu)秀的作家、畫家相伴;同時,蘇少社還通過承辦“曹文軒兒童文學獎”培養(yǎng)新人、挖掘優(yōu)秀作品,通過承辦“東方娃娃”原創(chuàng)繪本大賽主題作品獎,為主題出版積累優(yōu)秀素材。
此外,在教育出版方面,蘇少社專注少兒藝術類課程建設,出版新課標《藝術》教材;在期刊出版方面,《少年文藝》《兒童故事畫報》《東方娃娃》《七彩語文》《興趣閱讀》《鳳凰動漫》《我愛學》等少兒期刊享譽全國;在外向型出版和融合出版方面,實現非華語海外輸出近800種,如“童心戰(zhàn)‘疫’·大眼睛暖心繪本”系列輸出19國版權,主題讀物“童心向黨·百年輝煌”輸出6國版權,“小鳳凰FM”入選國家十四五出版規(guī)劃,入選2024年度出版融合發(fā)展數字出版優(yōu)質平臺。
蘇美書美,和鳴鏘鏘
1984年建社之初,蘇美社鮮明地提出了“不趕時髦、立足創(chuàng)新”的方針,從全民族文化積累和匯集人類優(yōu)秀成果的角度去填補空白。
他們將出版難度最大、資料很難搜集而國內又十分急需的原始美術、民間美術、現代美術作為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出版框架。為此,社里組織人員幾上敦煌鳴沙山,足跡遍布云、貴、川村寨邊陲,踏勘出版資源,將那些鮮為人知、浸潤著民族智慧的美術遺產列入出版選題,《敦煌》《敦煌石窟藝術》《老房子》等幾十種重點圖書,成了一個個開拓奮進的閃光路標。
“我們出的書要在后人的書架上拿不下來,要在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上留下一頁?!?988年前后,國內出版業(yè)滑坡,陷入低谷,但美術社沒有將那些投入大、資金回籠周期長的重點圖書緩一緩,而是加快重點圖書的出版。其中最具遠見的是,籌措1000萬資金投入大型重點工程《敦煌石窟藝術》系列面冊的出版。為了記錄敦煌藝術的奇麗、輝煌,美術社派出編輯攜帶攝像機去到現場,編織構思,最后選定借鑒電影蒙太奇手法進行拍攝。
《老房子》是一套關于中國民居的攝影畫集,出版這套書的目的是期望把民族歷史、傳統(tǒng)審美習慣、地方文化格局和民間習俗的藝術剪影留給后人。為了編好這套書,美術社組織攝影師到皖南、晉北、閩西、川東等偏僻山鄉(xiāng)拍攝資料,抓拍那些還未拆毀的“老房子”。這套書出版后,在香港書展上引起轟動,許多老僑胞和港澳同胞看到自己熟悉的故鄉(xiāng)老房子,激動得老淚縱橫。
1996年推出的《老城市》系列反響很好,更引發(fā)了全國范圍內老字號系列叢書的風靡。該套叢書成功的關鍵在于強大的作家陣容和創(chuàng)新的編輯體例,邀請了當代文壇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參與,廣泛收集塵封已久的檔案館,民間收藏者的老服片,照片所定格的歷史瞬間與作家的文本敘述互為襯托,從不同的角度對老城市進行詮釋,成功地將讀者帶進有趣而又有人文氣息的領域,突破了嚴肅的史志模式敘述。
蘇美社原社長顧華明談到這套書的創(chuàng)意靈感,“也許主要來自羅蘭·巴特的開放式、流動的、無定向性的文本敘述方式。記得在法國看過一件當代藝術作品,把編好的情節(jié)故事分別寫在撲克牌上,現眾可以任意參與洗牌后再來閱讀,故事居然首尾相連,跌宕起伏。絕無雷同,這對我的閱讀經驗刺激很大?!?/p>
《老城市》系列中的經典《老南京·舊影秦淮》,提供了三百多張南京老照片,由作家葉兆言著文。30年過去,當我們再次翻閱這本書,會覺得許多圖像既真實又陌生,不管真實或者陌生,都成了南京魅力的一部分。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孫曉云的書論著作《書法有法》在蘇美社出版,成為該社書法類暢銷書,二十余年來幾經再版,暢銷海內外。
建社40年來,蘇美社致力于用最美的書來推動大眾圖書的藝術化銷售。近年來,出版社與孫曉云合作推出“中華國學德育經典系列”、《中國賦》等重點主題書寫系列、《三字經》《百家姓》等書法臨本系列近20種圖書,與昆曲表演藝術家柯軍合作推出《說戲》《素昆》《念白》《銘記》等,讓“蘇美書美”越發(fā)深入人心。
文道承傳,薪火相繼
1984年,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更名為鳳凰出版社)成立。建社之初,確立了建成一個能較好地完成古籍整理及文史學術出版的專業(yè)出版社的定位。
在1985年的香港書展上,年僅一歲的江蘇古籍出版社一舉成名。它出版的《康有為<大同書>手稿》成為唯一被精心用有機玻璃罩密封的一部珍貴典籍。那部書只印了500部,每部價值900元,選用高級宣紙珂羅版精印??涤袨椤洞笸瑫肥茄芯恐袊返闹匾墨I,一分為二存于上海博物館和天津圖書館。為了使南北合璧,社里多次派人南北會商,不惜投資25萬元之巨,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質量,趕在書展之前面世。
建社四十年來,鳳凰出版社立足江蘇,面向全國,謀劃精品,始終不忘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初心,始終堅持古籍專業(yè)出版的方向和定位,業(yè)已成為全國古籍出版和文史學術出版的重鎮(zhèn)。
出版社充分挖掘和利用江蘇地方出版資源,在豐富的江蘇文化歷史遺存中,最先規(guī)劃出版了一批既具有鮮明江蘇特色,又在中國學術史上具有重要歷史地位與價值的文集全集,其中尤以“江蘇地方學人文集”為重點。這一系列遴選江蘇歷史上的學術大家,系統(tǒng)搜集與整理了一大批江蘇學人文集,如《金圣嘆全集》《袁枚全集》《范仲淹全集》《嘉定錢大昕全集》等。乃至在當代學人文集方面,也有如《韓儒林文集》《洪誠文集》《周勛初文集》《卞孝萱文集》《任中敏文集》《莫礪鋒文集》以及《程千帆全集》等陸續(xù)問世。
出版社聚焦江蘇學界的一批知名學者及出版資源,推出了一批江蘇境內學人與學術機構的重要成果?!肚逶娂o事》由蘇州大學錢仲聯教授主編,該書是出版社成立之初出版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一部古籍整理著作,曾獲得第一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1994)。2006年出版的《冊府元龜(校訂本)》,由南京大學周勛初教授主持完成,次年獲得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2018)的《李太白全集校注》,是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郁賢皓教授積數十年精力而成的心血之作。
為全面梳理江蘇歷史文化發(fā)展脈絡,提煉江蘇歷史文化精神,傳承發(fā)揚江蘇地域文化,由江蘇省委、省政府直接領導,省委宣傳部組織實施的“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于2016年正式啟動,計劃用10年時間編纂出版《江蘇文庫》3000冊。截至目前,鳳凰社承擔的書目編、文獻編、精華編、史料編、方志編已出版1202冊。